财政部加强各级各类扶贫资金管理的通知印发后,安徽专员办高度重视、迅速响应,研究布置监管工作,从政策理论学习、资金项目梳理、监管工作统筹和能力建设、项目绩效跟踪等多个方面认真谋划、推进监管实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各级各类扶贫资金是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粮草军需,专员办作为财政部派驻机构,就地开展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安徽专员办党组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布置中央扶贫资金监管工作,明确要求全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将加强各级各类扶贫资金监管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安徽省情,聚焦薄弱环节,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监管机制,促进各项监管措施落实。牵头与负责处室坚持学习在先、把准方向,整理汇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系列政策文件,以“支部课堂”的形式组织集中学习,不断强化干部对扶贫领域方针政策的把握和理解,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立足省情民情,对接中央财政资金与省级重点工程项目
脱贫攻坚是系统性社会工程,牵涉城乡发展、基础建设、民生保障、制度协调各个方面,加强中央财政资金监管必须立足省情民情,对标对表、掌握重点。为此,安徽专员办一方面从资金层面梳理流程脉络,针对中央42项资金建立数据台账,从转移支付提前下达开始跟踪资金分解下达情况,建立与省级财政的联系沟通机制,定期了解资金支付进度和存量资金盘活情况,并结合贫困县特点,对不同县域的涉农资金整合开展调研。另一方面,做好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与各年度省级重点工程项目的对接,分清资金重点投入领域和建设内容,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资金投入集中地区的监管力度,保证监管措施与扶贫项目同步、监管用力与省情民情契合。
三、强化监管统筹,借力扶贫资金监控平台建设,切实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从资金规模看,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是中央转移支付的主要组成,一直都是专员办监管工作的重心所在。随着专员办对地方财政运行整体监管的深入,扶贫资金领域的监管也同步推进。安徽专员办统筹全办力量,对年度监管任务排列组合,选取重点市县、重点资金,从指标分解、资金使用和绩效管理等预算管理重点环节入手,开展季度集中监管,确保完成年度工作的同时,促进监管属地化、常态化和集约化。此外,为突破监管手段的瓶颈,安徽专员办积极借力扶贫资金监控平台建设,定期跟踪省内平台建设情况,掌握资金和项目信息的录入内容、路径和完整度,严格按照财政部要求,及时对扶贫资金总台账和动态监控系统反映情况是否与实际相符等进行核实,为下一步系统动态监控做好各项准备。
四、聚焦项目绩效,找准不足的同时突出优质项目示范效应
各项扶贫资金绩效情况不仅是中央关注的重点,也是社会关切的热点和监管工作的难点。近年来,安徽专员办连续开展了多项扶贫项目和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林业补助资金、江河湖库水系整治资金等,初步探索对相关资金从绩效目标制定到绩效目标执行和绩效评价实施进行全流程预算绩效管理。在下一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中,一是结合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在绩效目标完整度、目标执行实时跟踪以及绩效样本选择和评价结果适用性等方面下功夫,提升绩效监管的覆盖范围和实际成效。二是跳出监督检查的固有框架,以问题为导向,既要抓整改、促提升,也要显优质、强示范,对于精准脱贫绩效目标实现较好、脱真贫、真脱贫的优质项目,通过绩效评价工作突显出来,反映地方扶贫实情,强化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