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专员办:做深做实县级“三保”核查调研 密切关注基层财政运行情况
来源:海南专员办
时间:2018-07-26
字体:[  ]

    进一步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切实兜住县级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以下简称“三保”)底线,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刘昆部长在今年4月视察海南专员办时也明确要求,专员办要密切关注基层财政运行情况,及时反映本地区财政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和风险。近期,在财政部组织的“三保”有关情况核查调研工作中,海南专员办提高站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谋划,深入基层和一线,着力提升核查调研成效。
   一、高度重视,深入调研
   海南专员办党组高度重视基层财政运行情况,将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作为防范化解基层财政运行风险的关键环节,认真谋划,统筹组织实施。抽取全办业务骨干成立三个核查小组,办党组成员分别对口督办联系。为准确把握核查内容和调研重点,核查组多次召开学习研讨会,办领导带头进行政策讲解,分析比对海南省各市县财政运行相关数据。实地核查中,班子成员均深入一线,对影响地方财政运行困难的突出问题展开调研,研判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力求客观分析并提出促进基层财政持续健康运行的政策建议。
   二、加强沟通,提升成效
   一是做好与地方有关部门的横向沟通。前期准备阶段,办领导带队赴海南财政厅了解全省“三保”到位情况,重点关注收支平衡压力大、债务风险高、养老保险兑付压力大、国库暂付款规模大等问题的市县,做到科学精心选点。二是加强内部沟通。核查中,通过微信群、集中研讨、电话等方式,就重点疑点展开讨论,及时反映苗头性、普遍性问题,便于全组提高效率、统一口径。同时设计了一套较为直观的辅助表格,进一步细化分解填列数据,以方便市县填列和核查组复核。三是积极向财政部请示沟通。为确保统计口径准确,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归纳各市县情况和问题,向财政部预算司集中反映,重要事项由办领导直接与预算司沟通协调。
   三、查调结合,提高站位
   通过核查县级“三保”数据,摸清基层财政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趋势,提出促进基层财政持续健康运行的对策建议,是本次核查调研工作的根本目的。海南专员办着重通过走访座谈、现场调查、查阅收集资料等方式,全面深入了解地方财政运行和“三保”落实情况,聚焦地方政府债务、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缺口、地方民生保障支出标准制定等影响基层财政运行的主要因素,同时深入分析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结构性变化趋势,合理评估财力增长的可持续性,为防范和化解基层财政运行风险建言献策。
   四、统筹兼顾,发挥合力
   海南专员办探索实施“一站式”监管方式,即对某市县开展专项工作的同时,综合考虑工作实际和统筹人力安排,兼顾开展其他日常重点监管事项。以本次“三保”核查调研工作为契机,跟踪监管相关市县“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贫困人口、组织有关扶贫部门座谈交流等方式,及时掌握当地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和扶贫成效。同时,还结合地方债务日常监管要求,对部分列为债务风险预警或提示的市县进行约谈。

办税指南
下载中心
智能问答

联系客服

0371-86558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