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专员办:以加强党的建设统领推动财政预算监管工作
来源:重庆专员办
时间:2018-08-17
字体:[  ]

    2018年以来,在财政部党组和重庆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重庆专员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执行党中央和财政部党组、重庆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担当落实政治责任,以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统领推动财政预算监管工作,围绕服务财政改革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化工作转型,突出重心重点,创新完善机制,不断提高预算监管质效。
   一、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办党组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定政治立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和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及时召开党组会议或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落实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等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和党建工作,制定办党组2018年工作要点、机关党委2018年工作计划,抓实党中央和财政部党组、重庆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推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统筹开展。
   (二)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办党组坚持以上率下,扎实推进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化,制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主题开展四次学习。办机关党委以主题党日为抓手统筹安排机关党建工作。办党组以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研讨引领全办学习主题和方向,办机关党委定期组织全办开展活动,支部认真做好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形成了既有集中安排、又有自由活动,既有政治理论学习、也有深入基层调研的生动局面,使“学”“做”两个方面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持续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办党组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党组工作规则,坚持请示报告工作制度,坚持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办机关党委充分发挥党建纪实系统的管理优势,推进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定期督促检查,增强机关党委工作效能。通过干部讲坛、青年工作小组和扶贫联系点三个平台做实机关党建工作,把政治理论学习、财政预算监管业务、理论联系实际、机关作风建设等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使三个平台成为干部交流思想、提升自我的重要舞台。
   (四)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坚持挺纪在前,督促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六项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定《中共重庆专员办党组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的具体实施意见》。充分发挥纪检组长和纪检监察小组监督职能作用,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抓细抓常,针对苗头性问题及时与干部咬耳扯袖,切实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
   二、纵深推进转型,扎实做好财政预算监管工作
   (一)继续深入推进工作全面转型。认真学习贯彻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全国专员办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刘昆部长海南调研讲话精神,保持政治定力,紧紧围绕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总目标和预算管理“核心”,发挥就近就地优势,纵深推进工作转型,加强与各方面的协作配合,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完善机制,履职尽责,建言献策,锤炼队伍,更好地服务财政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突出做好四项重点工作。落实财政部党组统一部署,围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八项重点任务”,把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监督和金融风险防控、落实专员办分类指导工作方案、服务代表委员作为上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监督,有效开展日常监督。完成对重庆市2017年置换债券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核查,对重庆市2015—2017年新增债券资金使用情况开展核查调研,提出完善政策建议。二是强化辖区内金融运行及风险防控。密切关注并收集中管金融机构、地方金融运行和风险变化的总体状况,探索和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积极建言献策。三是推动落实专员办分类指导工作。把握精神实质,及时制定实施方案,通过收集数据,统计分析,选定三个重点监管区县,及时印发监管文件,积极与地方财政部门沟通,确保政策口径准确,资料报送完整。分类指导重点工作已经有序开展并取得初步成效。四是做好服务代表委员工作。主动向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参加财政部在渝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和全国“两会”财政政策解释工作,加强与在渝代表委员的沟通,认真听取意见建议。
   (三)做好财政预算监管各项工作。一是全面开展对重庆市财政运行总体状况的监控和调研。针对财政收入质量、支出管理和效益、盘活存量资金以及重大财税政策措施落实等方面实施监控调研,定期形成财政运行分析报告上报财政部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得到有关领导批示。二是不断深化专项转移支付预算审核与绩效评价。完成2018年中央提前下达转移支付指标督导工作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资金、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资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资金等16项转移支付项目审核和预算执行监控,组织开展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补助政策、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全面改薄”补助资金等9项政策绩效评价工作。三是完善中央部门预算单位预算监管。综合财务资产管理、银行账户审批与国库集中支付监管、内部控制与廉政财经纪律规范等,积极探索和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推进部门预算全流程管理,全面实施财政授权支付动态监控。四是坚持“精简、精准”和“有针对性、关注重大问题”的原则,督促已处理问题的整改落实,扎实有序推进年度专项检查工作。五是有序开展其他日常监管工作。加强中央非税收入征缴,顺利完成年度清算工作,确保中央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完成中央政策性粮油数量成本费用等核查;细致做好银行账户监管,开展国库集中支付审核。六是坚持突出主题,提高站位,着力提高调研质量。按照统一部署,选择若干重大问题、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并与预算监管、监督检查有机结合,深入区县、部门、企业和扶贫联系点,围绕财政运行、县级“三保”、债务管理、金融风险防控等专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有关完善政策建议。
   (四)积极助力重庆市脱贫攻坚。在加强扶贫资金日常监管的同时,认真做好彭水县和巫溪县两个扶贫联系点工作,积极协调扶贫联系点开展人畜饮水工程和乡村道路建设,有效改善联系点基础设施和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帮助联系点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确保帮扶项目取得实效。
   三、着力构建有效监管机制,提高预算监管效率质量
   办党组在总结历年经验基础上,继续把构建和完善预算监管机制作为深化工作转型、提高监管质量效率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着力健全纵向横向机制。加强同财政部各司局的联系联动,通过财政预算监管台账、信息简报、专题材料、电话请示等方式,不断完善日常汇报反馈机制。及时向重庆市委市政府汇报重点工作和重大问题,定期与重庆市财政局召开联席会议,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各项财税政策和改革措施落实落地、地方财政规范运行。
   (二)着力建立健全协同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并坚持中央税收收入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地方政府债务协同监管、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协同监管、金融监管协作等机制,加强与重庆市财政局、税务局扶贫办、金融办、审计局,以及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监局、重庆证监局等相关监管部门的联动协作,突出重点,构建信息共享、协同监管的基础平台,形成协作共管的工作合力,提高预算监管效率和质量。
   (三)着力强化内部力量统筹运用机制。对重大重要预算监管和检查事项,打破处室界限,建立有效的内部协作机制,统筹调配办内力量协同作战。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有效充实监管力量。针对客观实际,建立办公室联系业务处室工作机制,在发文审核、列席会议、财务事项、内部协调和对外联系、督查督办等方面强化协调配合,确保运转顺畅。
   (四)着力构建内部规范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内控和预算监管制度体系,规范业务流程,改进监管方式,注重全程留痕,实现监管工作制度化、程序化。狠抓制度执行落实,制定2018年度内控工作方案,开展内控自查和重点抽查,有效防控廉政风险、业务风险和机关运转风险。进一步强化预算资产财务和经费支出管理,实行预算财务公开;全面加强安全保密、公文运转、档案、后勤保障等基础工作。
   四、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强化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严守六项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增强全办党员干部贯彻党中央和财政部党组、重庆市委决策部署的自觉性主动性,加强党内监督,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政策业务学习,推进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升思维层次和工作视野。积极派人参加财政部各种培训。同时,通过干部讲坛、青年工作小组、办内办公平台、“请进来、走出去”、专题调研学习等形式抓好再培训,扩大培训效应。
   (三)加强基础工作提高干部队伍建设质量。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突出政治标准,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管理,重点从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基础工作、规范个人事项申报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统筹做好人事管理各项工作,提高干部队伍建设质量。
   (四)创新方法开展好群团组织工作。完善党建带群团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群团工作的政治领导、思想引领、支持保障和统筹指导。针对老中青不同群体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在政策范围内积极协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办机关党委和工会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干部职工学习及业余文化活动,努力建设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机关文化,为完成各项财政中心工作凝心聚力。

办税指南
下载中心
智能问答

联系客服

0371-86558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