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日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办公室
近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按照自治区党委“八个进一步”的部署要求,聚焦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围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推进“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为打好打赢年度精准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抓学习贯彻、促思想认识统一
自治区先后召开全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攻坚工作会议、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脱贫攻坚联合督查巡查动员会议、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16个专项组调度会议、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等13次会议,学习贯彻中央以及自治区重要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以打好打赢脱贫攻坚的实际行动,对总书记负责、对党中央负责;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脱贫攻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上来,清醒认识把握脱贫攻坚工作的严肃性、任务的艰巨性、形势的严峻性,清醒认识把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脱贫攻坚目标标准上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接近”,既不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调高标准、吊高胃口,既不抢跑、也不故意拖延,确保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二、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
根据财政部要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南疆四地州”倾斜,2017年中央和自治区预算安排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1.77亿元,同比增长48.36%,其中:安排到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发展资金39.58亿元,占全区扶贫发展资金总量45.7亿元的86.6%;安排到35个贫困县的扶贫发展资金39亿元、占全区扶贫发展资金总量45.7亿元的85.34%。
2018年自治区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4亿元,同比增长68.5%。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新增资金全部用于深度贫困地区要求,2018年自治区将新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5亿元全部用于南疆四地州,重点投向22个深度贫困县,安排南疆四地州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8亿元,占全区资金的85%。制定了《关于加强自治区扶贫资金监管的意见》《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办法》《自治区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实施办法》,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水平。
三、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精准投入机制
一是区域精准。财政扶贫发展资金重点投向自治区深度贫困地区,安排到南疆四地州地区资金,不低于资金总量的80%,投向3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不低于资金总量的85%。
二是对象精准。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与建档立卡结果相衔接,将资金直接用于贫困人口,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扶贫对象。
三是用途精准。明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四是制度精准。按照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的改革要求,全面实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因素分配、切块下达到县,由贫困县自主使用资金,同时强化其在资金使用和监管中的责任,逐步建立分工明确、权责匹配、管理到位的资金监管体系。
四、自治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通过不断加大脱贫攻坚投入,有效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提高收入水平。
一是减贫目标达到预期。经验收核查,2017年以来全区实现44.38万贫困人口脱贫,331个贫困村退出、3个贫困县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底的15.51%下降至2017年底的11.57%,降低了3.94个百分点,脱贫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是农牧民收入大幅增加。35个贫困县2017年以来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8836元、增长9.7%,比全区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
三是县域经济持续发展。35个贫困县2017年以来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8.51亿元,较上年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101亿元,较上年增长2.25%;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896亿元,较上年增长9.88%;民生支出占到80.12%,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四是住房安全不断改善。加固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安居20.39万户,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住房2.19万套、竣工1.31万套,搬迁入住7191户26699人。
五是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南疆四地州免费教育全面实施,农村双语幼儿教育应建尽建、应入尽入,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9.86%,贫困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控辍保学”目标完全实现。全民免费健康体检100%覆盖,贫困人口大病重病专项救治深入推进,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超过80%。农村低保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达到每人每年3200元。
六是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实施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15个,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5.7万亩。实施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7.3%。实施农村富民畅通工程,309个建制村通硬化路,200个乡镇、1900个建制村通行条件改善。实施591个小城镇(中心村)农网改造,解决了187个村不通动力电问题。实施光纤通达项目,新增网络覆盖村2756个,接入能力超过12Mbps,全区75%的行政村通了光纤。
七是不断夯实基础。推进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精准帮扶、共建共享、宣传引导,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充分激发,各族群众的精神面貌明显改变,认同意识、感恩意识明显增强,自觉把心思放在一心一意改善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上,把主要精力放在聚精会神加快发展、稳定增收脱贫上,民心向党、人心在我,思稳定、谋脱贫、求发展、盼和谐成为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