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专员办:“四个抓手”推进部门预算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时间:2018-09-13
字体:[  ]

2018年9月13日 来源:宁波专员办

  近年来,宁波专员办根据部门预算管理改革要求,秉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的工作宗旨,以四个“更进一步”不断拓展部门预算监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基本实现对驻甬中央预算单位预算管理的全链条闭环监管,逐步打造驻甬中央预算单位预算业务培训和政策宣传服务平台,部门预算监管成效进一步提升。

  一、抓紧预算编制审核,扩大监管影响力

  坚持以驻甬中央预算单位“一上”预算编制审核为抓手,核实数据、摸清底数、查找问题、提出建议,从源头管住管好部门预算。一是提高部门预算监管能力。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政策文件、准确把握审核要点、充分收集预算基础资料,严格审核把关,较好完成了审核任务、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为做好部门预算监管夯实基础。二是提高驻甬中央预算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在审核过程中,及时传达财政部对部门预算编制的工作要求,督促预算单位夯实基础数据、规范津贴补贴、合理配置资产和强化项目支出管理。三是发挥审核成果的基础性作用。严格加强审核工作管理,努力提升审核结果的合规性和准确性,充分发挥了实质性的把关作用,为中央财政合理保障驻甬中央预算单位的经费需求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抓牢预算执行监控,强化监管约束力

  坚持以中央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资金监控为牵引,建立以动态监控为主、银行账户管理和直接支付审批为辅的预算执行监控机制。一是立足财政国库动态监控信息平台,强化预算执行日常监管。依托动态监控信息平台科学筛查,发现和落实各种违规问题,主动进行政策宣传讲解、指导整改,规范财政资金支付行为,增强预算执行约束。二是把好银行账户管理关,促进预算执行日常监管。坚持审批事项“零上门”,在受理各单位报送的银行账户开立和年检申请后,严格把关,优化服务,提高审批工作效率。三是严格财政直接支付审核,提高国库支出合规性。主动改进监管方法,审核前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审核效率;审核中严格流程操作,确保环节到位;审核后及时跟踪问效,提升资金绩效。

  三、抓实决算编制审核,拓展监管覆盖面

  坚持以驻甬中央预算单位部门决算审核工作为平台,着力发现、研究和反映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基层预算单位预算管理水平。一是讲究质效做好规定动作。先后选取20家单位开展部门决算审核工作,向财政部反映改进部分单位预算管理体制、厘清行政单位与所属企事业单位界限等问题。二是积极主动做好自选动作。以“一站式”审核方式先后选取14家基层预算单位开展决算审核,并以发函形式向被审核单位下达审核意见和管理建议,督促被审核单位加强预算管理,强化整改落实。三是主动作为提升工作成效。全面收集各单位基础数据并整理入库,通过对比分析年度间和单位间的预算财务信息,不断提高监管工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同时针对审核发现的系统性问题,主动与其上级预算单位交流沟通,达到“审核一个,整改一片”的实际效果。

  四、抓好基层单位服务,提升监管主动性

  深入贯彻“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发挥专员办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利用就地就近监管优势,主动服务驻甬中央预算单位,帮助了解掌握财经政策、反映基层实际困难。一是召开部门预算监管会议。通报近年来部门预算管理和改革情况,回顾转型以来部门预算监管工作开展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思想认识、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法治意识、推进绩效管理、加强沟通协作等五项工作要求。二是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工作。针对驻甬中央预算单位中央财政保障、中央事业单位改革、财政直接支付效率等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撰写多篇调研报告上报财政部。三是搭建政策宣传平台。依托电话回复、微信发布、组织培训等多种渠道,及时传达和解读预决算管理相关文件精神,帮助各基层预算单位及时掌握政策、查找问题、交流经验、改进管理。

 

办税指南
下载中心
智能问答

联系客服

0371-86558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