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 来源:安徽专员办
为做好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监管工作,安徽专员办按照财政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遵照依法依规、防范风险、提高效率、严以用权的原则,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扎实开展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工作。
一、强化制度学习,重视前期调研
随着专员办转型的深入,转移支付的审核工作已经成为专员办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了更好地完成此类工作,安徽专员办在审核工作开始前,深入学习相关制度文件,领会政策意图,结合财政部组织的专题培训,梳理审核流程,归纳审核要点,总结审核经验,确保准确把握审核尺度。同时,重视前期的调查研究,在调研中坚持问题导向,与资金申报单位充分沟通,在沟通中既深入了解申报单位在政策理解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又借此机会对申报单位进行制度讲解,做好政策宣传,规范资料申报,在坚持原则、严以用权的基础上,统一审核口径,最大限度地防范审核风险,提高审核效率。
二、改进工作方式,增强服务意识
安徽专员办在审核各环节做好与相关申报单位包括主管部门、企业的沟通和协调,努力通过审核工作促进地方管理完善和政策落实。审核前,积极联系申报单位,协调申报材料要求、实地审核选点等事项;审核中,对于审核口径标准等,第一时间与主管部门沟通,力求在具体条款的理解和掌握上达成共识,审核尺度更加公开和透明;审核完成后,与相关单位反复沟通审核意见,既保证审核质量,又充分尊重申报单位的应有权益,通过“审核发现问题、监管充分沟通、主管部门督促落实”的方式,推动相关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三、多方联合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转移支付审核和绩效管理项目多、范围广、专业性强,涉及各行各业。安徽专员办通过聘请外部专家等方式与关联单位通力合作,尤其是整合利用中央预算单位这一监管资源,弥补行业专业知识上的短板,有效提高工作成效。如在开展“水污染防治资金”绩效评价过程中,联系水利部淮委取得其对水污染防治方面专业知识的支持;在开展“林业补助资金”绩效评价过程中,聘请国家林业局驻合肥森林监察专员办的专家全程参与现场评价工作;在船舶报废拆解资金审核中,聘请芜湖海事局的专家讲解政策,参与审核,通过多方联合形成合力,极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完成。
四、落实问责机制,确保监管成效
为了确保监管工作成效,提升工作质量,安徽专员办严把审核关,充分发挥专员办就地就近优势,有效剔除虚假申报,堵塞管理漏洞,从强化问责上下功夫,提升中央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问责化肥淡储申报管理不规范的企业,4名责任人受到了处理处罚;认真把关,核减申报材料中不符合要求的贴息申请;对审核发现违反国库管理相关规定的行为,要求立即纠正,杜绝类似问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