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6日 来源:甘肃专员办
对医疗保险缴费经费需求开展专项审核,是财政部加强部门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规范京外中央单位参加属地医疗保险工作的重要举措。甘肃专员办严把“四个关口”,扎实开展京外中央单位医疗保险缴费经费专项审核工作。
一、严把时间关,坚持关口前移
一是主动学习,夯实业务技能。专员办作为财政部的派出机构,对属地中央预算单位预算监管是专员办的重要职责之一。京外中央单位医疗保险缴费经费专项审核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按照财政部审核工作安排,甘肃专员办主动整理汇集涉及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的医疗保险政策,组织办内业务处室集中学习讨论,力求吃透政策要求,统一审核口径,准确把握审核要点。二是细化分工,夯实目标责任。在领会文件精神、把握审核要点的基础上,牵头处室迅速制定了审核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具体内容、人员分工和关键时间节点,并列出了审核资料清单,尽量前移关口,抓早抓实。三是强化沟通,夯实审核基础。在认真摘录、整理、分析各部门(单位)数据和详细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审核工作布置会,就各部门(单位)申报数据和政策方面的问题与预算单位沟通交流,分析要点,解答疑点,为审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严把口径关,确保尺度统一
一是注重向“上”联动,从政策层面确保审核尺度的统一。针对审核时遇到的疑点与问题,及时向财政部相关司局请示汇报,准确把握审核要点和具体尺度,并将请示结果及时反馈办内审核人员,从政策层面确保审核尺度的统一。二是注重横向联动,从实践层面确保审核尺度的统一。加强与兄弟专员办的沟通交流,探讨相关问题,了解审核尺度,借鉴好的做法,从实践层面确保审核尺度的统一。三是注重办内处室间的交流讨论,从操作层面确保审核尺度的统一。为了更好把握审核要点,全面提升审核的准确性、合规性,办内处室对审核遇到和发现的问题及时探讨和交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从操作层面确保审核尺度的统一。
三、严把数据关,保证工作成效
在审核中,重点关注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两个关键数据的审核认定工作。一是针对大部分审核人员对津补贴政策掌握不清、难以认定的问题,为了严格按照填表说明中的口径认定缴费基数,一方面,由熟悉津补贴政策的业务骨干对审核人员进行专题政策讲解,学习津补贴政策改革历史、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及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另一方面,以某中央预算单位工资表为例,进行实例讲解,使审核人员快速、准确掌握缴费基数认定口径,依规剔除不合理项目,坚决杜绝虚报冒领行为的发生。二是对于缴费比例认定问题,在严格对照政策文件审核认定被审核单位提供资料的同时,加强与属地医保部门的充分沟通,熟悉掌握属地医保政策,确保缴费比例审核认定的准确性。
四、严把程序关,细化流程管理
为了确保审核工作规范有序实施,积极防控工作风险和廉政风险,严格按照审核规程,细化内控工作流程及各环节注意事项,制作《甘肃专员办2017年京外中央单位医疗保险缴费经费需求审核表》和审核记录,并由预算单位对最终审核数据进行签字确认,努力做到审核过程标准化、规范化,审核结果合规化、准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