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专员办:以内控促管理 强化部门预算监管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时间:2018-11-02
字体:[  ]

2018年11月2日 来源:青岛专员办

  按照财政部部署和内控管理相关要求,青岛专员办以修订《青岛专员办内部控制操作规程》为契机,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防控管理风险,为部门预算监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属地中央预算单位预算编制审核控制

  一是明确重点内容。制定《预算审核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审核方法及时间要求,掌握审核内容和关注要点。二是统一审核标准。制定预算审核工作规程,将预算审核流程分解、提炼关键节点后形成工序链和记录表,全面记录各环节审核情况。三是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关注预算执行监控和部门决算审核中发现的疑点和问题,形成闭环管理,实现对预算资金的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四是突出审核重点。充分利用青岛专员办“中央属地预算单位预算监管平台”,对比分析近年预算单位人员信息、资产情况等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中央部门京外行政和参公单位医疗保险缴费经费需求审核控制

  一是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人员分工和工作要点,细化审核流程。二是统一审核口径。以预算编制审核口径为标准确定参保人员范围,严格按照青岛市医保政策确定参保缴费比例和定额标准。三是审核数据可溯。按照人员信息、缴费基数和经费需求三部分,设计了医保缴费经费审核表,全面记录每个环节的审核情况,确保全程留痕、质量可控。四是测算依据可靠。根据工资表逐项提取医保缴费基数构成项目,确保基数测算真实准确。五是多维测算数据。一方面根据缴费单测算实际缴费金额,另一方面根据工资水平测算经费需求,对比二者差异,分析原因,客观反映问题。六是审核结果确凿。审核过程中与预算单位保持充分沟通,确保审核结果真实有据。

  三、财政授权支付资金监控控制

  一是统一操作规程。制定了《财政部驻青岛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财政授权支付资金监控工作规程(试行)》,明确监控岗位设置、基本职责、范围及内容、工作程序、违规处理等工作内容。二是修订内控制度。完善了《中央财政授权支付监控风险防控》,健全防控措施防范业务风险和廉政风险。三是严肃处理问题。针对违规问题,加强与驻地单位上级部门的沟通协作,以点促面,扩大整改效果,提高监控震慑力。

  四、财政国库直接支付审核控制

  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继续完善“中央驻青预算单位部门预算管理平台”,全面归集预算单位资产财务、预决算等信息,为直接支付审核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二是制定标准化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审核要点和标准,确保政策统一,防控内部风险。三是严把审核关口。严格按照预算批复、用款计划、项目进度等开展审核,现场走访核实重点项目。

  五、银行账户管理控制

  一是加强沟通指导。加大“财政部驻青岛专员办部门预算微信服务号”的推广应用,及时发布信息,并提供多样化的咨询服务。二是做好政策把关。以文件为准绳,确保账户管理在制度框架内运行。三是督促整改落实。针对违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持续跟踪、督促整改。

  为进一步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和内控管理水平,青岛专员办将继续按照财政部内控委工作要求,不断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切实将“防控措施”内化为每个人的履职准则,促进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再上新台阶。

办税指南
下载中心
智能问答

联系客服

0371-86558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