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5日 来源:广东专员办
财政资金全覆盖动态监控是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为防范财政资金支付使用风险,规范财政资金支出行为,广东专员办在财政资金动态监控工作中注重“五个强化”,推进预算管理工作不断深入。
一、强化机制健全
广东专员办以财政授权资金动态监控为契机,逐步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全流程监控机制。在监控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梳理和归纳整个监控工作环节,经多次讨论和征求意见,逐步健全和完善《广东专员办属地中央预算单位财政授权资金监控操作规程(试行)》,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处和各业务处的职责分工,结合内部控制要求,形成内控管理的制衡机制,发挥内部控制相互制衡作用,进一步规范预算支出的动态监管,防范财政资金监控风险。
二、强化方法创新
广东专员办通过动态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财政资金支付使用的各环节,2018年,又尝试对实有资金账户实施动态监控,既有效推进了财政监督关口进一步前移,又保证了财政监督全覆盖各个细微、容易忽略的风险点。同时,结合监控中发现的疑点,有针对性地及时对预算单位疑点信息开展专题核实,发现预算单位违规支付行为,并做到及时预警和纠正,以动态监控督促预算单位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切实增强了财政部门开展预算执行管理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实现了财政监督方式的创新。
三、强化信息甄别
广东专员办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分类监控海量的预警信息:一是零余额账户划转同系统内部实有资金账户、划转个人账户所产生的预警;二是将预算科目与支出用途相对照,查看支出是否属于预算科目的列支范围;三是落实资金支付方式,对单笔支付金额超过500万元的款项是否实行直接支付;四是对照银行账户管理系统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私开银行账户;五是结合中央预算单位2017―2018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核实是否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六是“三公”经费的支付情况,对大额支出或支付给个人的款项进行核实。
四、强化问题核实
广东专员办对疑点信息通过电话问询等方式,逐一核实存在的问题,统一处理意见后及时反馈预算单位,要求违规预算单位根据处理意见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并将相关整改资料报专员办备案。在年度属地中央预算单位预算监管工作会议上,通报监控工作开展以来在动态监控中发现的问题,以点带面,扩大监控的影响力和威慑力,提高监管效能。
五、强化经验总结
广东专员办积极配合财政部国库司,进一步探索和推进财政资金闭环监管体系。一是逐步推进对实有资金账户的财政资金全口径实行动态监控,扩展动态监控范围。二是作为国库财政授权支付动态监控管理系统运行的试点单位,及时反馈上报试点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累试点经验。三是结合工作实践,积极向财政部国库司反馈监控系统预警规则的修改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监控系统建设,提高财政资金动态监控效率和效能。